首页

女王美脚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29 10:06:47 作者:国台办: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28日在京开幕 浏览量:25228

 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(记者 韩章云)致力于基层阅读推广15年,今年全国两会,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“微光书苑”发起人李翠利继续关注乡村阅读问题,并建议打通乡村阅读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李翠利和青少年们在一起。(资料图)受访者供图

  李翠利是李石村的一位普通村民,15年前,她将自家小超市的货架变成书架,自费购置书籍供村民免费借阅,一间名为“微光书苑”的农家书屋就此问世,而李翠利“点燃”的乡村阅读的“微光”如今已渐渐成炬,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乡村阅读。

  “我是一名基层代表,同时也是本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。”李翠利告诉记者,“我也亲历了乡村孩子从不喜欢读书到对书籍、对知识充满渴求,见证了阅读为乡村孩子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门,让他们插上勇于飞翔的翅膀,感受到了阅读为父老乡亲和村庄带来的改变。”

  10余年来,她所在村庄的书屋每天开放,带动百余名基层文化志愿者参与其中,迄今已累计服务读者50万人次。

  李翠利认为,农家书屋、乡村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,对于打通“阅读最后一公里”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、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不过,她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,上述场所普遍缺少活动经费,管理员多为兼职,没有工资和相关待遇,导致乡村图书馆开放时间不稳定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。

  如何破解农家书屋、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难题,成为李翠利今年关注的问题。

  “建议支持更多力量、多渠道参与乡村阅读推广事业。”李翠利建议,打造乡村图书馆运营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课程体系,为相关人员提供运营培训与实操指导,提升乡村图书馆运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。同时,支持公立图书馆、高校图书馆、社会公益组织、专业学者、资深从业者等根据乡村图书馆的特点梳理运营经验,为乡村图书馆的运营提供指导和参考。

  为破解乡村图书馆人员短缺问题,李翠利建议,引导高校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乡村图书馆人才,鼓励返乡大学生、退休干部、教师等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人员从事乡村图书馆运营,并为他们提供工作经费,生活补贴、职业发展机会等;同时鼓励各类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下派挂职。

  “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’,保障落实农家书屋、乡村图书馆工作经费,是它们发挥作用的关键。”李翠利建议,将农家书屋、乡村图书馆纳入公立图书馆总分馆制,落实工作经费,将农家书屋、乡村图书馆的优秀管理员纳入公立图书馆总分馆管理员范围,给予相关待遇,以发挥“以点带面”的作用,推动农家书屋、乡村图书馆高质量发展。(完)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取消新闻传播专业?网传信息失实

刘嘉麒是中国火山学研究方面唯一的院士,又在视频平台上进行科普,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“火山爷爷”。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现在科普跟以前的科普有很大的区别,现在的科普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得创新。

“汉字叔叔”的故事:一位美国学者跨世纪的汉字情缘

“汕头是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’的重要门户,广大侨商在招商引资、跨境贸易方面持续发力,充分享受了共建‘一带一路’带来的商机和红利。”汕头市侨商企业投资协会会长林少华表示,“税务部门推出‘税路通’,把服务延伸到了跨境投资全周期,更好满足侨商投资需求。”

中美在北京开始举行新一轮战略沟通

1990年代正是TVB职场剧最火的年代。此前,TVB以金庸武侠等古装剧风靡整个华语地区,此时则将眼光转向与观众生活更为贴近的现代职场。林保怡的时代到了,他的脸成为最令人熟知的职场面孔之一。2000年代后期,TVB出品的影响力逐渐式微。2011年,林保怡与TVB解约,结束了长达22年的漫长合作。

《光风霁月:程潜与近代中国》出版座谈会暨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

封建农奴制在西藏有悠久的历史。三大领主土地占有制从公元10世纪开始就逐步形成,并迫使所有农奴与他们建立起人身依附关系。和平解放前,长期实行的封建农奴制度,逐渐形成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%的农奴主占有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,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,而占人口95%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。三大领主通过占有农奴人身,将其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,绝对禁止逃亡。与此同时,寺院长期垄断教育,且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僧人更是少数,导致西藏人口的文盲率一直居高不下。自给自足的经济、三大领主的压迫、神学禁锢的思想、对外隔绝的环境,使得西藏社会长期处于一种步履蹒跚的状态。

中新教育 | 教育部:建成教育强国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、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

张茂林的妻子李凤娥,是森林抚育的一把好手——背上镰刀,除草割蔓,一天能抚育两三亩地。夫妻俩习惯了守林护林的日子,没想到近些年,还经营起了“甜蜜”产业——2017年,溪水林场修建起130座大棚,引进了香瓜种植新技术,他们带头承包4座。“将近一半的瓜,都能在家门口卖出去。”李凤娥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